top of page

憂鬱症

Depressive Disorder

woman-showing-sadness-lonely-place.jpg

憂鬱症是常見問題。一項統合分析發現,憂鬱症的終生盛行率為10.8%。女性憂鬱症的時點盛行率顯著較高(14.4%)[1]。憂鬱症的特徵是情緒低落、精力不足、食慾不振、睡眠品質差、性慾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和絕望。嚴重病例可能出現自殺念頭和錯誤的罪惡感。目前估計至少30%的憂鬱症患者符合難治性憂鬱症的診斷標準[2]。藥物治療(例如抗憂鬱藥)是重度憂鬱症的主要治療方法。心理治療與傳統抗憂鬱藥物合併使用可顯著緩解症狀[2]

憂鬱症的案例

陳小姐是一名秘書。她的老闆告訴她:「請你把你做的報告修改一下,再打一份給我吧。」陳小姐很沮喪,覺得自己很失敗。她認為她工作做得不好,所以需要修改這份報告,這些負面的想法讓她更加沮喪。

憂鬱症有多常見?

憂鬱症很常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約有2.8億人患有憂鬱症,其中包括全球5%的成年人和60歲以上成年人的5.7%

憂鬱症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生活中十大壓力事件
與憂鬱症相關的疾病
離婚
腦腫瘤
婚姻分居
慢性疲勞症候群
坐牢
認知障礙症
一位親密朋友的過世
糖尿病
生病或受傷
頭部受傷
婚姻問題
甲狀腺疾病
失去工作
帕金森氏症
退休/ 更年期
濫用酒精
配偶死亡

參考: British Medical Association: Understanding Depression Family Doctor Series 2003.

您的家庭醫生/精神科醫生如何幫助您?

抗憂鬱藥可以非常有效地治療憂鬱症。當按處方服用抗憂鬱藥物時,它們通常會在兩週內開始改善憂鬱症,儘管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感受到全部療效。在憂鬱症消失後,您通常會繼續服用它們至少六個月。如果抗憂鬱藥物劑量足夠,則可以降低自殺風險。抗憂鬱藥物會增加憂鬱症患者腦內含量較低的神經傳導物質, 最終達到治療效果。  

不同的抗憂鬱藥物有不同的作用機制。如果一種抗憂鬱藥物不起作用,您的醫生/精神科醫生可以更換抗憂鬱藥物。許多人認為他們會對抗憂鬱藥物產生依賴,但這不會發生。

有沒有客觀的測試可以進一步驗證我的大腦功能是否處於健康人或重度憂鬱症的範圍內?

答案是有的。一項涉及105名健康對照者和105名重度憂鬱症患者的研究發現,使用功能性近紅外光譜 (fNIRS)系統獲取心理任務期間的NIRS訊號,並量化額葉和顳葉區域氧合血紅素的變化。重度憂鬱症患者額葉和顳葉皮質的氧合血紅素變化小於健康對照組。在這兩個感興趣的區域中,氧合血紅素與所研究的任何臨床變數無關。分別有75.2%76.5%的重度憂鬱症患者使用額葉和顳葉區域氧合血紅素正確分類。在英語字母流暢性任務期間透過fNIRS測量的血流動力學反應是重度憂鬱症的一個有希望的生物標記[3]

資料來源:何振民醫生為共同作者之一的學術論文。

[1] Lim GY, Tam WW, Lu Y, Ho CS, Zhang MW, Ho RC. Prevalence of Depression in the Community from 30 Countries between 1994 and 2014. Sci Rep. 2018 Feb 12;8(1):2861. doi: 10.1038/s41598-018-21243-x. Erratum in: Sci Rep. 2022 Sep 1;12(1):14856. doi: 10.1038/s41598-022-19021-x. PMID: 29434331; PMCID: PMC5809481.

[2] McIntyre RS, Alsuwaidan M, Baune BT, Berk M, Demyttenaere K, Goldberg JF, Gorwood P, Ho R, Kasper S, Kennedy SH, Ly-Uson J, Mansur RB, McAllister-Williams RH, Murrough JW, Nemeroff CB, Nierenberg AA, Rosenblat JD, Sanacora G, Schatzberg AF, Shelton R, Stahl SM, Trivedi MH, Vieta E, Vinberg M, Williams N, Young AH, Maj M. 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 definition, prevalence, detection, management, and investigational interventions. World Psychiatry. 2023 Oct;22(3):394-412. doi: 10.1002/wps.21120. PMID: 37713549; PMCID: PMC10503923.

[3] Husain SF, Yu R, Tang TB, Tam WW, Tran B, Quek TT, Hwang SH, Chang CW, Ho CS, Ho RC. Validating a 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diagnostic paradigm for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Sci Rep. 2020 Jun 16;10(1):9740. doi: 10.1038/s41598-020-66784-2. PMID: 32546704; PMCID: PMC7298029.

香港中環干諾道中13-14

歐陸貿易中心1601

1601, Euro Trade Centre, 13-14 Connaught Road Central, Hong Kong

Tel : +852 2104 0104
WhatsApp : +852 9298 8837

Fax : +852 2104 0100
Email : enquiry@thmc.com.hk

開放時間

OPENING HOURS

Mon - Fri
Saturday

8:30 am – 6:00 pm
8:30 am – 1:00 pm

THMC-PSYCHIATRY.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

bottom of page